熔金为山:梁静《金山》系列重构自然与人文的诗性对话
梁静
中国当代油画家协会主席
中国青年艺术家联合会秘书长
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忆境画派创始人
新古典主义画派创始人
中国国际画院理事长
世界艺术家协会中国区协会艺术指导教授
中国油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书画交易网艺术顾问
著名油画家梁静老师近日再推力作《金山》系列。这一创作通过网络平台展出,便迅速在艺术界掀起新一轮讨论热潮。作品以罕见的炽热色彩和磅礴构图,重新诠释了中国人心目中“金山”的双重意象,既是自然造化的神工鬼斧,更是人文精神的价值象征。
金辉璀璨的物质与精神之山
梁静的《金山》系列展现出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画面中,山体并非传统的青绿或灰褐,而是用大胆的金色系主导整个色彩交响——从耀眼的柠檬黄、炽热的橙金,到深沉的赭石金、富丽的红金,层层叠叠的笔触仿佛让整座山体焕发出内在的光芒。
艺术家对“金”这一色彩的处理极具创新性。他并非简单使用金色颜料,而是通过多种暖色调的复杂交织,并巧妙融入银灰、紫铜等对比色,创造出类似矿物晶体折射般的璀璨效果。这种处理既是对自然山体在特定光照下视觉奇观的提炼,更是对“金山”作为财富与祥瑞象征的文化解构。
刀笔纵横间的地质史诗
在技法层面,梁静展现了更加成熟自信的材料掌控力。他大量使用刮刀直接塑造山体结构,厚涂的色层有时高达数厘米,形成类似地质沉积般的真实肌理。这些纵横交错、充满力量感的刀痕,既勾勒出山石的嶙峋质地,又仿佛记录着大地变迁的亿万年的时空印记。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他对光影的戏剧化处理。画面中的光源往往来自山体内部或侧面,使金山呈现出既真实又超现实的视觉效果。这种“自发光”式的处理,赋予山体某种圣神的光辉,引导观者超越物质表象,思考自然与财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深层关系。
东方哲思的当代转化
《金山》系列最引人深思的是其文化内涵的深度开掘。梁静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简单地图解‘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而是通过油画语言的独特性,将中国人对山的崇拜、对金的复杂情感,以及当代生态意识完美融合。他的金山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现实的,也是象征的。
蜿蜒其间的道路、闪烁其间的点滴深绿——暗示着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这些细节处理既避免了风景画的纯粹唯美倾向,又赋予作品更加深刻的现实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