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丹青馈佛国:辛崇华五台山佑国寺赠画
八十五岁高龄的著名艺术家辛崇华先生于2025年9月8日亲赴佛教圣地五台山,向佑国寺捐赠其精心创作的山水画作品。这不仅仅是一次艺术捐赠,更是一场融汇文化、精神与宗教的深度对话,彰显出中国传统艺术与佛教文化相得益彰的精神内涵。
辛崇华先生作为中国当代山水画的杰出代表,虽已届耄耋之年,仍以惊人的艺术活力亲力完成此次捐赠。这批山水精品凝聚其晚年心血与艺术修为,笔力苍劲浑厚,意境空灵超逸,既承宋元古意,又具现代审美,代表了中国水墨艺术的高度成就。佑国寺作为五台山著名古刹,以汉白玉石雕和宏伟建筑群闻名,此次收藏辛老画作,既是对艺术家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中国传统书画在佛教殿堂中崇高地位的认可。
在佛教文化中,向寺院捐赠艺术品被视为"法布施"的最高形式之一,是以艺术庄严道场、以笔墨弘扬佛法。新崇华先生此举,既是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供养,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其画作中"可游可居"的山水意境,与佛教追求的清净觉悟境界天然契合;其笔墨间蕴含的虚空灵韵,恰与佛国圣地的庄严永恒相互映照。
此次捐赠更是一次跨越艺术与宗教的文化盛事。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道场,自古便是汉传、藏传佛教共尊的圣地,而佑国寺作为其中重要的汉传佛教寺院,接受当代山水大家的作品,既丰富了寺院的文化收藏,也为游客信众提供了通过艺术感悟佛法的契机。在墨香与梵音的交融中,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与佛教文化完成了深层次的对话,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与生命力。
对辛崇华先生个人而言,这将毕生艺术结晶奉献给信仰圣地,既是对艺术生涯的圆满总结,更是精神境界的升华。其画作将永久供奉于古刹,与晨钟暮鼓相伴,与佛法智慧同在,实现艺术生命最好的归宿。这不仅是个人的功德圆满,更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当代的延续与光大。
辛崇华先生此次捐赠,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公益活动,成为融汇个人修为、艺术追求与信仰精神的文化盛事。它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也体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氛围,必将在中国艺术史与佛教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辛崇华,1941年生,山东日照人。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曾任黄宾虹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焦墨山水画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美国阿凯迪亚艺术学院终身荣誉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0年代辛崇华与张仃共同发起黄宾虹研究会。深入研究宾虹“五笔七墨法“。被誉为当代焦墨山水画之父,与张仃并称中国当代焦墨山水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