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境敦煌”——王峰院长携佳作亮相丝绸之路文博会
当驼铃声穿越千年,敦煌再次成为世界文明对话的中心。近日,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盛大启幕,来自 97 个国家和 8 个国际组织的千余名嘉宾齐聚丝路重镇敦煌,共赴这场 “一带一路” 文化交流的巅峰盛会。作为推动不同文明和合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本届文博会以丰富多元的展览与活动,生动诠释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
在这场文化盛宴中,敦煌美术学院院长王峰携系列艺术佳作惊艳亮相,成为展会一大亮点。王峰院长与敦煌艺术的渊源可追溯至三十余年前。1960 年生于安徽六安的他,1986 年自无锡轻工大学美术系毕业后,毅然投身敦煌研究院美术所,自此扎根敦煌艺术沃土。作为敦煌临摹壁画传承人、敦煌创作油画派代表,他以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将敦煌艺术的瑰丽神韵、东方文化的深邃内涵与西方油画的精湛技巧深度融合,开创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多年来,他不仅创办敦煌美术研究所、敦煌美术院,还打造艺术品牌《菩提园》,在传承与创新敦煌艺术的道路上步履不停,成果斐然。
此次参展作品,凝聚着王峰院长对敦煌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艺术探索。以细腻笔触勾勒的敦煌飞天图,色彩明艳和谐,灵动的身姿仿佛突破画面,在传统与现代艺术风格的交织中,既重现了敦煌壁画的神韵,又注入了符合当代审美的鲜活生命力;而对敦煌建筑、人物等元素大胆创新组合的画作,则展现出他深厚的艺术功底,让观众得以从全新视角领略敦煌文化的魅力。这些作品一经展出,便吸引了国内外艺术爱好者与业界人士的目光,成为敦煌文化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更为中外文化交流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一道线条,都是对千年文明的致敬;每一抹色彩,皆承载着跨越时空的对话。王峰以笔为媒,将敦煌的古老灵魂注入当代艺术肌理,在守正创新中诠释了文化传承的真谛。艺术无国界,文明因交流而丰盈,正如驼铃声声不息,中华文化的光芒正通过这样的匠心之作,照亮世界文明交汇之路。
正如敦煌壁画中飞天衣袂飘扬、贯通东西,王峰的艺术实践正是当代文明互鉴的生动象征。其作品不仅延续了丝绸之路的精神血脉,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回应时代命题。2025年9月22日,当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敦煌,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正诠释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深刻意涵,彰显中华文明与世界共融共生的永恒魅力。在这片古老与现代交织的文明沃土上,艺术成为最温柔而有力的使者。
王峰的作品前,一位外国观众久久驻足,眼中闪烁着惊喜与敬意,仿佛穿越千年丝路,与敦煌对话。这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共鸣,是不同文化间彼此凝视、理解与欣赏的瞬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相融,因相融而共生。敦煌的沙粒记录着历史,也见证着未来——一个以文化为桥、以艺术为舟,驶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
从千年丝路到当代文博会,敦煌始终是文明互鉴的桥梁。王峰院长以艺术为笔,在第八届敦煌文博会上书写了敦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篇章,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艺术家守护文化根脉、推动文明交流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