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内>墨韵天成 丨年度艺术风云人物:百强艺术家王林

墨韵天成 丨年度艺术风云人物:百强艺术家王林

周桃华華龍軒画馆制监



王林,斋号梦溪草堂。河南南阳人,1967年2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阳市政协委员、南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开明书画院副院长、南阳开明书画院院长、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画家。作品二十余次入选全国美展,并有多幅获奖,先后被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及中央党校收藏。《青山夕照》入选“澄怀观道”中国国家画院山水工作室临沂写生展(中国国家画院);《豫西人家》入选“风展红旗如画”中国国家画院百名书画家走进苏区书画展(中国国家画院);《伏牛春晓》入选全国首届扇面画学术邀请展(中国文联出版社);《家园》入选“丹青扬州”首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高柏山道之一》入选“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河南省美协);《塬上归牧》入选2017“当代中国画的创作生态与时代走向”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青城写意》入选“翰墨青州”2017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高柏山道之三》入选第四届“八荒通神”哈尔滨全国美术双年展(中国画)(中国美协);《家山月色》入选“升庵诗画”全国中国画展,并获入会资格(中国美协);《界岭春晓》入选“诗乡画城,潇洒桐庐”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高柏山道之四》入选河南省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河南省美协);《塬上行》入选第三届“邮驿路运河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苗乡三月三》入选第六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美协);《归暮》入选“江山如此多娇”全国山水画展(中国美协),《家乡月色》入选河南省第十四届美展(河南省文联)等。













中国画是线性艺术,以线造型,以线传神。早在隋唐时期就有白描形式出现。花卉有白描花卉,人物有白描人物,山水没有白描山水的称谓而统称水墨山水,但水墨山水也包含了白描山水。在历代山水大家中,不乏以线勾勒为主,而少有皴擦的山水样式,这实质上可以称为白描山水。如八大、石涛、渐江、程邃、梅清等诸大家中,都有类似白描的山水。













王林对这类山水样式,特别敏感,情有独钟。他发挥书法墨线的视觉势能,强化中国画最根本的基础——线。辅以一波三折,平、重、圆、留、变的用笔法则。这样的笔情墨趣正是文人画的优秀传统。再借以现代构成、广泛汲取营养或许能产生一种新的与古代白描不同而具有现代意识的山水样式——白描现代山水。













中国山水画家十分强调心中的形象积累,即胸中丘壑。王林以书法入画,十分重视笔墨,不论哪幅画,他都是一笔一笔地画,他追求笔性、笔势和笔趣与墨性、墨势和墨趣的有机结合,造成画面上的情趣。在笔法上他注重平、留、重、圆的感觉,在用墨中,他注意运用浓、淡、破、积、焦来进行创造,由于笔墨上的功力,画显现出大气、浑厚、苍茫的境界。 在布局上,注重吸收现代绘画的满构图方式,他试图用那些规则与不规则的山石树木组成饱满的书画,给观赏者以冲击力,而当注意画面局部时,则又被其中富有情韵的细节所感染而玩味其质。













王林先生以最亲切的距离观察家乡的每一个角落,一山一水、一点一滴,都浸透着他的热爱。他的作品主题性强,除开因生于斯而对家乡自然生出的眷恋与热爱,更深层次地是他对自然的理解。这种理解是需要随着岁月的推移而不断加深的,山与水会变、人与物更会变,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想,是喜怒哀乐一点一滴沉淀出来的。













所以王林先生有着清晰的视角,表现上,是远观的桥与水、是稍微远视仰看的山与树、是湖边停泊的小船、是农人开垦出的土地……













王林先生重写实,但更接近自然,不论是雄奇与壮美,还是宁静与古朴,都有一种润泽和谐的美,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泽被万物的胸怀。他不热衷玩弄技巧,更愿意用手中的笔去刻画一些能打动人心的东西。(李强撰文)










分享到: